海工電纜市場發展前景怎么樣,海上風電場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且海上風電場選址越來越推向遠海,這些因素將加速海上風電輸出電纜的年復合增長率,海上風電的廣闊前景拓寬了海底電纜行業的市場空間。
當前,世界海洋經濟發展步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快車道,21世紀是海洋經濟。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國內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相比,此次規劃多次提及“一帶一路”建設,要求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船用電線電纜此前發改委1號文件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及服務指導目錄,把海洋新興產業作為了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項目,海洋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備受關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能源開發潛力巨大。以電力需求較大的東南亞國家為例,東南亞國家風電資源豐富,如越南和泰國潛在可開發風資源總容量分別為513GW和152GW。有專家認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有了這樣的政策和平臺,企業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海底電纜的發展與新能源的發展密不可分,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發展呈現一個井噴的態勢,很多項目獲得了批準。
江蘇2020年風電裝機1000萬千瓦,全力打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將推進18個海上風電項目;福建海上風電規劃也獲得了能源局審批,福建省海上風電規劃總規模將達到1330萬千瓦,包括福州、漳州、莆田、寧德和平潭所轄海域17個風電場。到2020年底,福建省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要達到200萬千瓦以上,船用電纜2030年底要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據統計,2016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2219MW,累計裝機容量14384MW。中國憑借2016年大幅增加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成功超越丹麥躋身前**。
海工電纜市場發展前景怎么樣
海洋經濟的發展必將離不開海洋電力傳輸的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也在逐步落實,洲內互聯、洲際互聯都需要以電力為基礎,這些都為海底電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有專家預測,未來海底電纜百分之五十的市場在中國,新能源和海上絲綢之路、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將給國內海底電纜企業提供佳的施展平臺,中國海纜企業需要這樣的平臺和實戰。